注册 | 登录
当前位置:首页>文化资讯

二十四节气——大暑

发布日期:2024-07-22 20:42:34作者:临夏和政县文化馆点击量:362次【字体:[大][小]

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、气温最高、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。

节气简介

大暑1.png

大暑节气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。大暑时节阳光猛烈、高温潮湿多雨,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,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,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”


物候现象

大暑2.png

元代文人吴澄编著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,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“七十二候”,每个节气分成三候。

一候腐草为萤:大暑时节,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,细菌容易滋生,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,到了夜晚,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。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。

二候土润溽暑:大暑时节,土壤高温潮湿,很适宜‌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。这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气温高、湿度大,给人感觉闷热难耐。

三候大雨时行: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,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。大雨使暑湿减弱,天气也开始向立秋过渡。

大暑节气正值“‌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。这些物候特征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,也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

传统习俗

大暑3.png

送“大暑船”

送“大暑船”是浙江沿海地区,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,其意义是把“五圣”送出海,送暑保平安民。送“大暑船”时,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。


晒伏姜

伏姜源自中国山西、河南等地,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,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,于太阳下晾晒。充分融合后食用,对老寒胃,伤风咳嗽等有奇效,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。


饮伏茶

伏茶,顾名思义,是三伏天喝的茶。这种由金银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,有清凉祛暑的作用。


烧伏香

伏香,大暑节气气温最高,农作物生长最快,大部分地区的旱、涝、风灾也最为频繁,抢收抢种,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;因此百姓烧香祈福,祈求风调雨顺,百谷丰登。


吃仙草

天气酷热,福建、广东和台等地方有在大暑前后有吃仙草消暑解毒的习俗。仙草又名凉粉草、仙人草,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,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。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,被誉为“仙草”。


362 0 0

相关评论(0)

您需要登录并绑定手机后才可以发表评论